查看原文
其他

喜迎十九大 | 哈密:坚定走创新绿色协调发展之路

2017-09-30 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哈密市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优势优先,率先发展,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各项经济指标不断“刷新”“突破”,连续多年经济增速位居全疆前列。如今的哈密,已成长为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新疆副中心城市、一级综合交通枢纽、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


绿色发展: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2016年12月,60辆纯电动出租车组成的车队成为哈密一道流动风景线的同时,也实现了哈密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零”的突破,这批出租车也是新疆首批纯电动新能源出租车。“电动出租车的经济性和舒适度不比燃油、燃气出租车差。”出租车司机李明说。


纯电动出租车的投入运营仅是“电化哈密”的一个缩影。


哈密作为国家和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重点打造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电力资源丰富,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富裕,目前实现装机1837.4万千瓦(含兵团),年发电能力达520亿千瓦时。“在热电联产几个集中供热管网辐射不到的区域,全部要求采取电采暖。”哈密市经信委副调研员刘晶说。


根据能源资源禀赋状况、生态环境特征、气候特点,哈密市因势利导,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等多能并行的电能替代措施。此过程中,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电采暖试点、燃煤锅炉改造电锅炉、落实直购电政策、电化小镇等举措正逐一实现。


“以前在山上,取暖靠烧煤,现在山下的住房是电采暖,操作简便,冷热全在自己调控中。”哈密市伊州区幸福村社区居民伊力木夏·艾萨说。


将“绿水青山”作为“金山银山”,哈密始终将横亘哈密中部的天山视为最核心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率先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设立生态功能自然保护区,坚持用最严厉的制度措施保护天山东部森林、草原、冰川、水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哈密是“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地区”,在这里有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草原生态系统修复、东天山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巴里坤湿地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让生态屏障作用充分显现,伊州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随着工业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项目的完成,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6年,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达89.5%、100%、100%。


产业转型: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围绕“一产上水平”,哈密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品牌化战略让“密作”系列产品从牧场、农田直达各地百姓的餐桌;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3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哈密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及站(点)建设助力农产品营销取得硕果;62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


哈密已建成新疆农副产品体验馆、新疆农副产品(郑州)交易中心、新疆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并获自治区授牌命名,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新疆绿色生态有机产品汇集的“窗口”。以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为平台,河南“好想你”枣业等一批企业和项目落地哈密,特色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紧扣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建设,1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90家自治区星级农家乐,成功实现了传统农业与三产的无缝对接。


哈密是我国能源战略重要支点,亿吨级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为主导的国家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正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加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及轻纺工业、现代服务和物流业基地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目前,哈密风光火电总装机规模达到1843.68万千瓦,占全疆23.5%,一批装备制造和新兴材料加工企业落户哈密,风电装备制造已实现核心设备本地化生产。


“疆电外送”第一通道——哈密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为连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外送电量891.987亿千瓦时。


现代服务业成为哈密城市经济新亮点。伊州区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巴里坤创建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伊吾县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哈密翼龙——雅丹地质公园被授予自治区级地质公园资格,东天山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已完成向国家旅游局上报工作,“哈密旅游河南营销推广联盟”“哈密旅游河南宣传推广中心”在郑州成立,哈密逐步成为全疆核心旅游集散地和重要旅游目的地,集生态农业、医疗保健、体育健身、休闲养老等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成为蓬勃发展的幸福产业。哈密全力推进实施“金融先导示范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区”“绿色金融示范区”建设,打造金融创新、产业聚集的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改革创新:推进发展的锋刃利器


今年1月,一个名为“4321”政银担合作模式在哈密正式推行。这种由政府、担保、银行共担风险的担保贷款新模式实施以来,已累计为20家中小企业做了推荐,贷款金额1400多万元。


新疆王液酿造有限责任公司作为“4321”政银担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其负责人罗晓军解释道,以前融资难,融资成本也高,而“政银担”直接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享受了政策红利,我们定会为带动哈密就业,促进哈密经济建设持续发力。”罗晓军说。


改革创新带来的变化还不仅如此。自哈密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后,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全国15个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之一的哈密集聚效应渐显,哈密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哈密科技创业孵化园、新疆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哈密工业循环经济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顺势建成,1个国家认可的企业技术中心、2个自治区认可的企业技术中心、5个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和6个博士后工作站提升了哈密创新驱动能力。


目前,哈密所引进的148名高学历人才已尽所用。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首个地区级分中心落地哈密,全国首个综合能源信息平台实现互联网与综合能源基地深度融合,全疆首个煤炭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在哈密上线。新疆洁净能源技术研究院立足哈密、放眼全球,构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快捷模式。9家世界500强、20家中国500强企业先后入驻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民生优先: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


近年来,哈密以促进各族群众高水平高质量稳定就业为主攻方向,多举措推进就业水平稳定提高。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零就业家庭”8小时动态清零,返乡就业毕业生实名制登记100%,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


哈密在连续开展的“民生建设年”中,公共财政支出和援疆资金7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九项惠民工程和一批批暖心贴心实事极大地凝聚民心民力。农村3岁—6岁适龄幼儿实现“应入尽入”,15年免费教育已覆盖全市,双语教育正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建院率及村(社区)卫生室覆盖率均达到100%,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肿瘤患者本地医院免费治疗、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等越来越多的医疗惠民政策已落地实施。


此外,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等系列社保安心暖心工程正全力实施,20个村(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互助院建成投运、68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顺利完成,现行标准下1.6万贫困人口基本稳定脱贫,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顺利经过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摘帽脱贫验收核查和第三方评估。


民生建设顺应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期待,让百姓感到安心、舒心、暖心,并对未来有了更多的盼头,凝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强大力量。(新疆日报通讯员张有生)


|来源:天山网|

-End-

责任编辑 / 薛 薇

主 编 /  孟根傲德

推荐阅读

喜迎十九大 | 高歌猛进看行业:社会保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